12月4-6日晚,武汉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精品剧目展演闭幕式在武汉剧院举行,楚剧《汉口茶港》全国首演亮相。现场观众座无虚席,掌声雷动,与主创团队一同感受大汉口“东方茶港”的风云历史,亲历辉煌的茶叶贸易时代。楚剧《汉口茶港》汇集了国内顶尖的艺术家团队,特邀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著名导演、表演教育家陈蔚担任总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余维刚领衔主演。主创团队坚持守正创新,将写实与写意、传统与当代交融,在一物一景之间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与深厚的历史底蕴。剧中由光影制造的空间感使演员与舞台浑然一体,通过写意的空间塑造舞台环境,凸显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剧情深邃:家国情怀,民族精神楚剧《汉口茶港》中,人们的悲喜在“青楚茶园”交融,随着岁月的沧桑逐渐归于沉寂。当舞台上刺眼的悲壮“红”灯亮起,观众明白真正的使命在此刻开启。这不仅是江汉生的故事,也是汉口茶人和无数中华儿女的共同命运。作为武汉楚剧院继《三月茶香》《万里茶道》后的“茶文化三部曲”收官之作,该剧以江汉生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中华儿女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时永不放弃光明与自由的坚定追求,以及不屈不挠、重情守义的民族精神。尽管在开演前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但这未减观众的热情。距离开场还有半小时,剧场内外已经人头攒动。随着锣声的响起,舞台上演员们表现精彩绝伦,角色塑造炉火纯青,独白韵味悠长,群像震撼人心。这一切让观众看到了历史浪潮中的担当,江汉生一腔热血、坚韧忠诚;楚青儿的勇敢与光明;德芳的刚烈与温柔;张老板的大义凛然;陈兴邦的壮志凌云;大福的憨厚与向往光明。观看结束时,掌声雷动,现场观众对楚剧《汉口茶港》给予了高度称赞——“演员唱腔优美,表演细腻”,“舞台呈现壮阔宏大,视觉冲击力强”,“剧情引人入胜,家国情怀激荡人心”。作为茶文化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该剧不负众望,依旧精彩绝伦,不少观众感叹“现场效果非常好,绝对不虚此行”。谢幕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热烈的掌声和鲜花送给每位演员及主创团队。余维刚、蔡薇、杨琳、陈晓檬、张锐、冯明等主演随后来到前厅,与观众亲密互动,热烈氛围弥漫整个剧院。通过此次演出,楚剧《汉口茶港》不仅展现了艺术的魅力,更加深了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连接。青年剧评:荆楚之声,激荡心灵一同观看演出的还有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的师生代表,演出结束后举办了《荆楚青年剧评荟:楚剧<汉口茶港>首演专场》活动。剧评荟由武汉楚剧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笑主持,部分主创:总导演陈蔚、作曲/指挥刘凯、舞美设计王辛刚、道具设计马晖及六位主演一同出席了交流会。此次交流会由武汉楚剧院和武汉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合办,旨在汇集年轻观众对舞台剧新作的意见和建议,激发青年人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当代戏曲观众群的拓展,优化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师生代表对主创团队踊跃提问,表达真切的观剧体验,交流分享自己的独特见解。院团实力:传承创新,共谱华章陈蔚导演分享了《汉口茶港》的创作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创新让楚剧更具现代审美吸引年轻观众,让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欣赏传统戏曲之美的重要性。师生代表们也希望进一步探索楚剧在高校的传播,让年轻人为中华传统戏曲注入新活力。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易栋作为此次活动的策划者,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承和戏曲美育。在他看来,楚剧《汉口茶港》聚焦新颖题材开掘,舞台呈现大气、洗炼,声腔音乐既注重回归楚剧根脉又不乏新意,主角表演的精致和群戏的生动相结合,自觉追求当代戏曲的人文蕴涵,流溢乡土文化的温情。活动最后,韩笑书记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不仅要传承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要勇于创新,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楚剧《汉口茶港》以及更多的传统戏曲作品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桥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