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以为上了人大就能当官

时间:2025-04-05 06:57:58 转载源:新闻新报网 作者:风华 点击:4355次

抱着“当官”的理想,本来可以进清华物理系的刘强东瞒着父母自己在高考志愿表里填上了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他想当然地认为,进了人大就能当官,而社会学又是统管一切“小学科”的“大学科”。

第67期

/20

|

微博0

教育频道  |  查看图集  |

刘强东的“电商十年”路:上头条易 上市难

刘强东,1974年2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刘强东小时候的家庭条件,是非常差的,父亲在外面工程队打工,每月12元。他们一年到头吃不上一两次肉,难得外婆领着他去镇上割肉时,随身都要带几斤花生送给供销社的人,人家这一刀下去才能多切点肥的。肥肉拿回家炼成油,放在罐子里存着,能多吃一段时间。

刘强东学习很好,考初中时全班60个人只能有5个录取,不是因为别的孩子都考不及格,而是只有这5个名额,要从差不多的孩子中择优录取。考高中时更为残酷,300个孩子里只有两个能上。最终,刘强东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

上大学几年,他果然没再要过家里的钱,大三的时候,他光给人写程序大概就赚了好几十万,得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一个出自贫寒家庭的孩子,没有来自家庭的强力援助,缺乏社会关系的提携,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了高等教育,并实现了自食其力。

这个餐厅在人大附近,海淀造纸厂旁边,是从前任老板手里接过来的,可以直接经营。他接手时花了24万,又投入一些钱搞了装修,添置了一些设备和桌椅。但很快他就发现,由于监督机制缺乏,饭店亏损严重。

1996年,刘强东从人民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一家著名外资企业工作了两年,历任电脑担当、业务担当、物流主管等职,这家实行轮岗制的日资企业锻炼了刘强东,从电脑信息化到物流、采购,大部分岗位他都干过,了如指掌。

1998年刘强东开始第二次自主创业,于1998年6月18日,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京东公司,自己担任总经理。公司早期代理销售光磁产品,并在短短两年内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光磁产品代理商。

1998年刘强东开始创业,刘强东的初恋女友龚小京是合伙人之一。京东的‘京’就是来自初恋女友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龚小京未等到京东上市的那一天,即已离开了刘强东。两人在2003年分道扬镳。

刘强东在中关村的企业,一直发展得不错,一直到2003年之前,销售额已经做到了每年6000万,线下实体店已经开到了12家,一个IT业的苏宁或者国美,已经显出雏形。当时还处于创业阶段,虽然在中关村买了房子,但为了节省费用,刘强东就在公司地板上睡觉,这一住就是3年。

非典时期,刘强东开始网络生存。他和团队在硬件论坛上发帖,注册几百个QQ号,疯狂加好友,推销产品。起初,折腾十几天,只做成十几单,直到他们在CDBEST等网站上做团购,才逐步打开一些局面。

6月底,非典得到控制,京东的线下业务恢复正常,但刘强东不敢贸然扩张。这时,在网上团购的那些用户仍然不时有需求,并要求京东开设自己的网站。刘强东开始直观地比较两种零售方式。刘强东决定“赌一把”:放弃连锁,做网上零售。 相对于线下连锁,网上零售没有店面租金、水电、陈列品折旧,也不需要庞大的销售人员。京东商城2004年1月1日正式推出。

京东商城2004年1月1日正式推出,当年就做出1000万销售额,一直到2007年为止,京东商城已经做到了8000万元的销售额,一分钱广告费没花,完全是口碑式营销。

刘强东说他三年只做成功一件事情,打通与产品供应商的关系。这个过程很痛苦、很曲折的,甚至至今也没有彻底完成。京东与产品供应商的矛盾不时被公开化,但刘强东相信,矛盾终究会解决,因为京东掌握如此多的终端用户,而且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长。京东商城对传统零售业是一种颠覆,而它与线下零售企业的矛盾、与品牌企业的冲突不时被公开化。

08年当时为了拿着这个第二轮融资,一天真的见了五个投资人,说同样的话回答同样的问题。几乎每个问题都是问你什么时候赚钱,然后你跟他说对不起,暂时还不知道哪年能赚钱。然后就说走吧,走吧,走吧。

2008年2月,京东的产品品类扩展到家电。当年4月,韩国LG北京公司派人到京东调查,据说是LG韩国总部受到国美和苏宁的联合投诉:京东上销售的LG某款液晶电视产品比线下要便宜500元,冲击线下渠道。刘强东将该款产品的销售数据给LG的调查人员看, LG通过京东销售产品的利润率可以达到3个点,这比通过传统渠道销售的利润率要高很多。结果,LG没有给京东压力,反而在5月就和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其他家电品牌也陆续与京东开始了合作。

2014年3月10日,腾讯与京东联合宣布,腾讯入股京东15%,成为其一个重要股东。双方联姻后,京东将保持独立。双方还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腾讯将向京东提供微信和手机QQ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双方还将在在线支付服务方面进行合作。

日前,网络有传言称,京东掌门人在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期间,与同样在该校学习的章泽天坠入爱河。刘强东在微博上称,“只求以后可以正常牵手而行”;而章泽天在4月3日的一条微博中写道:“Love is rare, grab it。(爱情珍贵,莫失莫忘。)”。有人说这是京东为上市造势,也有人说这对“老少恋”是真爱。

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定价为每股19.00美元,股票代码为“JD”。每股美国存托股票相当于2股公司A类普通股。

核心的商业逻辑并不是仅仅是低价,要做的是成本最低。如果我比你便宜5个点,我希望永远比你低5个点,但如何实现呢?并不是像外面说的烧钱,而是通过物流投资、信息系统投资,不断降低我们的成本,永远保持低价优势。价格比你低,净利润与你还是一样,因为我成本下降了。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悦图推荐

张贤亮作品

新东方国内业务执行总裁周成刚

中国新首富马云的权贵朋友圈

南都周刊报道:5月22日下午5点多,北京西山上射过来的阳光温暖明亮,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开始看表准备下班的时候,北辰世纪中心AB座写字楼之间的露台上,京东的员工们却正在忙着搭建庆祝场地。因为在4个小时之后,京东将在大洋的另一端,纽约康泰纳仕大楼,登陆纳斯达克。

刘强东带着京东的高管团队提前了一个小时左右来到了交易所,纽约时间9点后,站在纽约时代广场的路人可以清晰地在巨大的LED屏幕上看见一个身材匀称的中国人站到了纳斯达克的前台,纳斯达克CEO向媒体介绍:京东是大中华区赴美上市的第118家公司。

当地时间9点30分,刘强东准时按下按钮,钟声响起,股票代码为“JD”的京东正式登陆纳斯达克。10分钟后,刘强东来到交易所场外,掀开红布,一头栩栩如生的金牛出现在他面前——这是纳斯达克首次为上市公司举行金牛揭幕仪式。

承销商美林一直在不温不火地吊着众人的胃口,经过1个半小时的焦急等待,股票终于开盘,发行价19美元的股票,开盘价转瞬变成了21.75美元,一刻钟后,股价已经上涨18.2%到达22.45美元。

按发行价计算,京东市值为260亿美元,京东本次公开发行共募集17.8亿美元,是至今为止中国企业在美融资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并成为仅次于腾讯、百度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这10年,从北京走到纳斯达克,只是个小小的成功,要感谢每一个京东人,今天属于每一个京东人和他们的家人!”刘强东在上市现场对媒体说。

与此同时,北京京东总部,员工们开始为“老刘”欢呼。正是这个朴实的男人,在一众互联网创业者苦苦寻找风口梦想一飞冲天的时代,用另外一种紧贴地面、碾压前行的方式,让世人看到了另一种成功的可能。

龙虾的差价

刘强东与人说话,会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喜欢用短句,语速飞快,宿迁口音经常会把一句话的前半段“吞音”一带而过,但结尾的词却总能被他说得铿锵有力。

“宿迁酱豆萝卜干子。”问及童年的困苦给他留下了什么样的烙印,他特地用家乡话原汁原味地描述着一种儿时常吃、至今也没有吃腻的食物。“干”字被刻意念成三声,软塌塌的咸菜似乎也一下子有了某种硬度。

刘强东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东北部的来龙镇光明村,离京杭大运河不到十公里。相传,明朝中叶,这里原是方圆百里的湖泊,一游僧露宿湖边,梦见一条巨龙盘旋湖上,遂就地结庐建庙,取名“来龙庵”,镇名因此而得。

刘强东祖上家境还算殷实,太爷爷那一代,家里有船队,将扬州的瓷器贩运到徐州,再将徐州的煤炭贩运回扬州,赚取差价。爷爷从小就跟船上的私塾先生念书,他的父亲曾经是村里唯一念过几天高中的人,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至今逢年过节,村里的邻居们依旧会排队请他写对联。

“文革”中,被迫从高中辍学的刘父,从17岁开始顶替去世的父亲的工作,在运河里跑船。后来他家有了儿子,却因为跑船东奔西走劳碌辛苦,只能把儿子丢给外婆照顾。

那时刘父每月12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四口,日子的紧张程度可想而已。刘强东曾对自己的员工说,自己小学三年级前,几乎没有吃得饱的时候:“穷到什么程度?一年能够吃一两次猪肉,每次外婆买猪肉,带着我,拿一个布袋,布袋里面包好几斤花生,到镇上送给供销社卖肉的人,为什么送给他花生?因为他一刀下去,多给你一点肥肉,如果不送花生,跟你没有交情,一刀下去都是瘦肉。”

肥肉买回来,自然是要炼成猪油,装进罐头瓶子里。外婆怕孩子们偷吃,还要拿绳子把猪油瓶系在房梁上,任凭小小的刘强东站在下面,仰头看着罐头瓶子想象着其中的美味。每周一顿的猪油拌饭是刘强东那时最好的美味,饭吃光了,开水倒进碗里冲冲油花儿,还能再喝三碗“汤”。

不是所有的食物都能像酱豆子一样让刘强东怀念,那时作为一日三餐的红薯和玉米也曾让他倒胃,甚至闻到味道都想吐。“吃伤了,一吃吃了好多年”。

靠水吃水,刘强东和村里的孩子一样,经常带着妹妹捕鱼钓虾补贴家用。他喜欢将“很多”称为“无数”:“小时候晚上我们是抓黄鳝,无数野生黄鳝,不用钓,拿手电筒到水里一照,拿夹子一夹就上来了。”

捕鱼让刘强东成了浪里白条,身为孩子王的他夏天经常冲在小伙伴们的前面,比别人更帅气地脱掉裤子,跳进河里。老师不许他们游泳,检查的办法是用指甲挠大家的胳膊大腿,泡过水的人就会被指甲挠出白痕。

刘强东很快找到了应对的办法,游泳之后,用碱性的黄泥涂遍四肢,再用水冲干净,就可以不出白痕免于体罚。多年后,他打趣说:“我是带着全班同学搞创新。”

他对于商业的天赋也在小学五年级时开始显现,在河里捞上的鱼虾,好吃的给家里吃了,没有肉的龙虾通常卖给镇上的小贩换点零钱。刘强东很快发现了小伙伴们和小贩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收龙虾的人先从各村的孩子们手里收,然后第二天再拿到镇里的市场上去卖。收龙虾的痛苦是他不知道今天会有多少孩子拿来龙虾来卖,孩子拿很多他要不了就不要了,龙虾就被扔掉,几个小时就死了;有时候他又收不到,比如平时他每天能收20斤,但今天他只能收到7斤”。

于是他再次显示出孩子王的角色,将小伙伴们钓来的龙虾“收购”到自己的手中,再与龙虾贩子商定好每天下午4点见面,将数量正好的龙虾进行交易。这样一来,小伙伴们免去了骑车去镇子上的麻烦,龙虾贩子也省去了挨个从孩子手中收购龙虾的大半天时间,刘强东则在中间赚取每斤1分钱的差价,“赚来的钱买一根大雪糕就很开心了”。

初中之后,他又如法炮制,指挥着同学一起去捋桑叶,然后集中在一起与养蚕户讨价还价。

在父母的支持下,刘强东初中毕业后没有像那时的穷孩子一样务实地考中专或中师,而是坚定地上了高中。高中生活让少年刘强东开了眼界,和那时很多后来选择下海的商业精英一样,他喜欢看《中国青年报》,感受外面的世界。

班主任齐老师是被学生们公认最正直的老师,总是带着学生们思考社会问题。他劝刘强东长大从政,“虽然你改变不了这个社会,但是你回家可以做我们宿迁县的县长,在你的权限范围内,对宿迁人民好点,为老百姓多做点实事”。

抱着“当官”的理想,本来可以进清华物理系的刘强东瞒着父母自己在高考志愿表里填上了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他想当然地认为,进了人大就能当官,而社会学又是统管一切“小学科”的“大学科”。

下一页:开了个餐厅,赔了不少钱>>>

第三页:从赚差价到做零售>>>

第四页:低毛利创造利润>>>

第五页:京东打败电脑城>>>

本文来源:教育频道专稿

作者:南都周刊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

1

2

3

4

5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