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军旗飘扬丨寒夜押款人困马乏,两个黑影偷偷靠近钱箱…… 正文

军旗飘扬丨寒夜押款人困马乏,两个黑影偷偷靠近钱箱……

2025-04-05 06:51:54 来源:每日焦点网 作者:轻舞 点击:6747次

文│龚杭在工商银行的大家庭里,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参军入伍,舍小家,顾大家,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的巨大贡献;他们退伍不褪色,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部队优良传统,成为党最忠诚的金融卫士。时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让我们致敬每一位“最可爱的人”。刘贵兴:押运人民币迎解放刘贵兴(左一)与战友合影刘贵兴,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长安支行离休干部。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作为参与者与见证人,早在当年10月,刘贵兴就参与了人民银行的筹建,并有幸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金融处的接管工作。当时金融处分为“接管组”“建行组”“行政组”和“训练组”四个组,刘贵兴在“建行组”,负责警卫押运款任务。当时“三大战役”激战正酣,基于保密的要求,金融处的番号是“青年学校”。人民银行成立大约10天后,他们接到上级北上押运款的命令。这是非常艰难和艰巨的任务,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押运任务都在夜间进行。1948年12月13日的晚上,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刘贵兴与战友共押运11辆车,自备1辆卡车,另外又租用了老百姓的10辆马车,每辆马车上装有二三十个钱箱。车队由一个排的解放军做警戒护送,队里配有2挺轻机枪、4挺冲锋枪,他当时佩戴的是1支日式九九式步枪。押运路线途经滹沱河、正定县、望都县、保定市、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丰台、长辛店,目的地是良乡。寒冷的晚上,为保持体温,他们全部选择步行。途经滹沱河时,由于路面沙土近尺厚,冻冰的河道道路曲折,汽车和马车难以前行,他们就将运款车一辆辆地推过沙地和河道。到达正定县大佛寺前,他们把所有的车辆集中在一起,由随行的解放军站岗守护,给马喂食饮水,并抓紧时间就地休息。太阳落山后,他们又继续前进。连日的野外赶路,人困马乏,马的身上全是汗水结成的冰霜,刘贵兴与战友们的眼睫毛上也结下了一层白霜,为了急速赶路,肚子经常饿得咕咕叫。休息时,就地或躺在钱箱上就能睡着。可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第三天下半夜,他们正在喂马,突然发现有两个黑影偷偷摸摸地接近钱箱,刘贵光立即高喊:“口令!”那两人见势不妙,拔腿跑了。经历那个小插曲,到达高碑店时,他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国民党军队刚撤走一个星期,那里的环境十分复杂,散兵游勇对他们的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次日晚上六七点钟,他们接到了上级的重要指示:一是保定刚解放,要提高警惕,防止国民党散兵拦截;二是要按规定路线行走,提防敌机轰炸和地雷。他们更加小心谨慎。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晚上六七点钟到达涿县,连夜将钱箱搬到火车上,第二天早上火车到达丰台火车站,钱箱顺利抵达丰台银行,两天后,他们接到命令,又将钱箱撤回到长辛店。又过了两天,终于将钱箱安全运到了终点——良乡南城内。从石家庄出发到良乡,他们共步行了10天,而当年刘贵光只有15岁,有幸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第一次押运人民币任务,现在回想起来,他的心里还不断涌现出自豪感。刘贵兴为工行青年党员讲述党史1949年1月,平津战役正处于焦灼状态,四野进关,北平还未解放,物价飞涨,金融秩序混乱,钱款短缺严重,需要大量人民币做补充,情况非常紧急。刘贵兴接到上级命令,从良乡出发再次去石家庄取款。这次他们有3辆美式10轮大卡车随行,由解放军持2挺轻机枪、4挺冲锋枪护送。同样是夜间急行,当行驶到保定张登一条约50米长的土桥时,由于土桥路面狭窄,第一辆汽车被卡在桥中间,随时有翻车的危险。在这紧急关头,刘贵兴和2名解放军战士急忙到附近村庄找到几块门板并请来二十多个民兵一起,将门板顶在汽车轮子下面,大家用手托着门板使汽车缓慢通过了土桥,后两辆汽车只好从冰面上驶过。由于天黑不熟悉路况,从保定到安国县这一段路,他们先后找了3名当地民兵带路。天亮时,他们便赶到了安国县城,晚上途经正定县,第三天上午10点左右他们便到了石家庄,下午由搬运人员取款装车,他们又连夜从石家庄返程,第三天晚上安全抵达终点良乡,圆满地完成了取款押运任务。蒋文同:护财产,与敌机捉迷藏工行临沂分行离休干部蒋文同作为一名90岁的银行工作者,忆起当年的往事,蒋文同恍若自己仍是北海银行的一员,腰缠藏着银币的腰围,啃着难以下咽的糠煎饼,牵着唯一运输工具——小毛驴,脸上却洋溢着能为人民做点事的喜悦和满足。1945 年,蒋文同在北海银行沂南办事处当业务员。当时的沂南办事处是专区级银行办事处,领导沂水专署下辖的 10 个县级行,同时兼管沂南县行的业务工作。1946 年正月初二,上级下达一项重要任务,到各区、各村向农户发放贷款。蒋文同扛着枪、背着北海币离开了县城。当时,贷款主要是发放铲头、犁子、镢头、铁锨、肥料菜种子等 20 多种农用物资。可上级行三令五申不允许他们经营实物,只允许经营现金。沂南县是山区, 60 多年前没有公路、汽车,农民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这些东西。所以,只有先把物资弄进来才有可能放贷款。于是,蒋文同组织基干民兵到莱芜、博山把所需物资用担子挑进来,然后锁在仓库里,或放在指定的棚子里。他先按实物价格加上运费后算出每种实物的单价,发放贷款时,把物资交给农户,借据上只有贷款金额多少钱,没有实物名称。等到秋后,再按借据的金额收回贷款。既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也不违背上级行不许经营实物的规定。1949年,临沂北海银行工作人员合影1946 年,蒋文同在沂南县黄庄区历山后村一位姓王的老大娘家里住存放贷款物资,仓库就在大娘家的院子里。每顿饭,王大娘给他一个煎饼、一碗杨树叶子渣豆腐。现在看来,饭菜十分俭朴,但对于那时的她们来说,可是举全家之力。王大娘烙饼、做饭, 17 岁的大女儿每天爬树摘杨树叶子, 14 岁的小女儿每天背着箩筐上山挖草根、晒好后当柴火,就这样,勉强喂饱他们四个人的肚子。由于生活过于艰苦,老百姓和蒋文同的脸、腿时常都是红肿的。1947 年,国民党开始重点进攻延安和山东。 2 月 17 日起,包括蒋文同在内的沂南办事处 13 人离开机关驻地,在四处打游击的同时调查了解贷款的使用情况,努力保住贷款能在秋收后收回。当时,他们唯一的运输工具就是一头小毛驴,架在小毛驴身上的箩筐里放着北海币。 他们每个人都把蓝色布缝成武装带式的腰围,北海币、银元、金条放在腰 围里,还有一些挎在肩上。 为了发放贷款,他们经常是昼夜兼行,跋山涉水,有时甚至与国民党军队隔山相望,常常与敌人的飞机捉迷藏。在这短暂的一年时间中,他们沂南银行办事处13位同志,仅剩下8人。这一年,是解放战争最关键的一年,对于蒋文同来说,也是拼命斗争、死里逃生的一年。每每说起在北海银行工作的这段难忘经历,蒋文同并没有太多的慷慨激昂,平静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所在的北海银行是建立在敌人心脑的一个银行,为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经济物资保障,为共产党打胜仗、打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牛世端:深藏功名60载牛世端在安徽阜阳界首市文昌路工行家属院一套简陋狭窄、陈设简朴的家中,住着一位为人和善、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功勋显著、丹心向党,用朴实纯粹书写光辉的一生,用信念坚守诠释军人的使命和党员本色。但他却刻意尘封功绩、深藏功名,直到采集退役军人信息时才被发现,他就是工商银行离休老干部牛世端同志。牛世端,男,汉族, 1928 年 10 月出生。 1948 年 8 月, 20 岁的牛世端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解放西南、进军西藏等战斗, 1949 年被评为二等学习模范, 1951 年被评为一等人民功臣, 1952-1957 年三次荣立三等功, 1988 年获得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2003 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及证书, 2005 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纪念章, 2007 年《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委会将其业绩入编到《开国将士风云录》 ( 第三卷 ) ,并给他颁发了开国将士风云录荣誉匾牌和开国将士奖章。 2011 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20 年 92 岁高龄的他荣登“中国好人榜”。老人家的故事,要从 1948 年说起。当时, 20 岁的牛世端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不久,他跟随大部队参加解放大西南的战斗。 因为表现优异,很快升任班长,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到 达川藏地区后,牛世端任某军卫生部药司科司药,负责全军的药品和器械供应。 然而,当时的川藏硝烟弥漫,战火纷飞,再加上地势崎岖,山路难行,每一次配送药物行动,都冒着生命危险。 1951 年,牛世端跟随部队进军西藏驻守边防。 没有路,他们就边走边修,没有食物,他们就以雪充饥。 他们克服喜马拉雅山脚下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建立了岗巴独立营,长期以雪水和青稞面为食,这一守就是八年。战争年代,枪林弹雨中他立下卓越战功;和平时期,家国情怀里他心系家乡百姓。1963年,牛世端转业退伍回到家乡,在界首县人民银行工作,1985年1月担任中国工商银行界首县支行保卫科科长。任职期间,他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行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牛世端,在党的金融事业中甘做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恪尽职守,无怨无悔,彰显着他“转行不外行,退伍不褪色”的军人风骨,诠释着工行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老人家一生乐善好施。在西藏工作期间,他向界首县砖集公社捐赠银元1000元,相当于他当时半年的工资;后来又向程灿寨公社捐献人民币1900元,相当于他当时一年半的工资。1995年他向长江洪灾灾民捐款500元;2003年,他为老家王集镇牛付村修路捐款3000元;2020年初,他捐出省吃俭用的2万元,带动家人一起慰问王集镇郝王村18户困难家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立即向界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捐款5000元;2021年6月,他又捐出大额党费2万元……一次次热情捐献,献出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老人家对党组织的片片真心,对乡亲们的拳拳爱心。牛世端老人的半生戎马令人热血沸腾,不离不弃的忠贞爱情也令人肃然起敬。他跟老伴相差一岁,三十多年前老伴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他一直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家里大小事务全靠他一人承担。直到现在,九旬高龄的他还在照顾老伴的生活起居,经常用手推车推着老伴散步、晒太阳。2021年9月,牛世端一家被评为“安徽省最美家庭”。75年的党龄、75年的风雨岁月,牛世端紧紧跟随党的脚步,履行着党员义务和责任,忠实地践行着入党誓言。 他说,“我现在最骄傲的就是国家繁荣昌盛,百姓生活幸福。 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只有一次生命可以献给祖国”。“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者:轻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