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冬月怕廿九”,今日冬月二十九,到底怕什么?看农谚咋说

老话:“冬月怕廿九”,今日冬月二十九,到底怕什么?看农谚咋说时间过得真快,现在已经到了冬月底了,今天是农历的冬月廿九,一个特殊的日子。对于冬月二十九来说,俗语里还是有一些说法和讲究的,按照传统民俗的说法,这一天是十二建除中的——“平日”,属于黑道日之一,所以这一天也不是不一般的一天。对此村里有老人这样说的:“冬月怕廿九”,那么这句话有啥说法呢?这一天到底怕什么?我来回答一下:冬月二十九是啥日子?按照传统的说法,冬月二十九这一天是十二建除中的“平日”。对于平日,它属于十二建除之一,十二建除共有12个日子,分别是:建日、除日、满日、平日、定日、执日、破日、危日、成日、收日、开日、闭日。而这十二个日子中,分为黄道日和黑道日,各有六个,并以口诀的形式给表达了出来,分别是:“建满平收黑,除危定执黄,成开皆可用,破闭不可当。”意思是说,在十二建除中,建日,满日,平日,收日,破日,闭日属于黑道日;除日,危日,定日,执日,成日,开日属于黄道日。而冬月二十九这一天也正是十二建除中的“平日”,因此还是有一些说法和讲究的。因此这里的“冬月怕廿九”也是由此而来,下面我来说一下:“冬月怕廿九”的意思:第一,冬月二十九“怕天暖”。怕天暖,就是天气暖和的意思。因为冬月二十九也是农历十一月的末尾了,此时也正值“数九寒天”了,处于二九的时候。按照《数九歌》的说法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所以来说,冬月二十九这一天是到了不出手的时候了,所以天气是非常冷的。此时这一天天气如果暖和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进入三九四九的时候,天气也并不会太冷,那么这个冬天就属于暖冬了。对于暖冬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因为冬天过于暖和,那么会导致第二年“倒春寒”的发生,那么一些庄稼在春天就会被冻死,所以也就有了冬月二十九怕天暖的说法。当然还有一些农谚也说明了这一现状:“冬月廿九晴,三九不穿袄”。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冬月廿九这一天出现了大太阳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进入三九的时候,天气也会非常的暖和,人们过冬也就不穿棉袄了。“冬月廿九雨淋淋,三九四九雪堵门”。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冬月二十九这一天天气下了雨雪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到了三九,四九的时候,会出现大雪,甚至用雪堵住门来形容非常的大。因此综上来说,在冬月二十九这一天怕的就是天气暖和,这样会导致第二年春天倒春寒的现象,不利于庄稼的正常生长。第二,冬月廿九“怕打雷”。按照民间老人的说法,在冬月二十九这一天是怕打雷的,那么为什么这样说呢?根据打雷的规律来说,打雷是一种天气现象,通常出现在春夏季节。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气温高,暖湿气流活跃,容易形成积雨云,从而导致雷电的产生。但是进入冬天后,由于气温低,空气干燥,一般不容易形成积雨云,所以在冬天打雷现象并不常见,因此如果冬天打雷,或者进入冬月以后打雷的话,那么天气也就异常了。因此有俗语是这样说的:“冬月打雷坟堆堆”。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冬月打了雷的话,这也预示着来年的庄稼收成不好,在古时候人们因此要饿肚子了。“冬月出惊雷,遍地出毛贼”。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冬月出现了打雷的天气,那么这也预示着毛贼非常的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其实冬月打雷就是异常的现象,因为冬月打雷,这也说明了天气非常的暖和,这并不符合冬天的特点。冬天寒冷是有一定时间的,此时如果冬天不冷的话,会导致第二年发生倒春寒现象,这样庄稼收成会减产,人们在吃不上饭的情况下,只能够偷盗做毛贼了。通过上述来说,对于俗语“冬月怕廿九”指的就是在这一天怕天气晴,怕天气暖和,怕打雷。当然这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农村谚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财经
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设县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
下一篇:云南大山神秘民族,特殊习俗实在吓人,族中少女必须经历才算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