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5 05:27:09 来源:掌握时事网 作者:梦瑶
我们都知道,光绪帝的下场十分凄惨,他的一生都在慈禧的掌控下生活,在37岁那年被投投毒,走在了慈禧的前面。事实上,光绪帝在世时,他一直想着救国救民,也尝试做出一些改变,但都无济于事,大权还是掌握在慈禧手中,他也因此也成为了慈禧的“眼中钉”。那么,为什么光绪夺不了慈禧的权?让我们了解一下光绪帝的人生,他在8岁时候就成为了皇帝,成为慈禧执政的傀儡。成年后,政权依然被慈禧掌掴,虽然是傀儡皇帝,但光绪帝看着动荡不堪的国家,他心中也逐渐有了一些想法。在那时,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不断宣传革命,光绪帝也认同他们的思想,因此在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起了戊戌变法,变法更改或一些落后制度,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但这一变法挑战了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权力,这一变法持续了103天,最终以失败告终,变法相关人员均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光绪帝也被慈禧亲手送进了监狱。光绪帝在监狱中的生活十分凄惨,也让他落下来一身病,在他37岁时,带着遗憾与悔恨在关押他的瀛台离开了人世。其实光绪的死因暗藏玄机,起初大家都认为是病死,毕竟被幽禁于瀛台的生活太过艰苦,而慈禧不将他处死的原因也是因为她需要这个傀儡皇帝。但是在后来的考古发现,光绪帝是因砒霜中毒而死,而光绪帝死后的一天,便是慈禧去世的那天。这样一来,光绪帝的死很大可能是慈禧派人毒死的。而这一目的也很明显,那时慈禧年事已高,再加上疾病缠身,她已没有多少时辰,但她若是死去,权利便顺理成章地到了光绪的手中,因此慈禧就想,让光绪与她同归于尽。纵观光绪的一生,他并没有心甘情愿地当成傀儡,因为他一直在尝试执政夺权,但到死他都没有从慈禧手中夺到权力,这究竟是为什么?其实光绪也是执政过的,虽说他在八岁入宫,成为了皇帝,但那时由于他年纪太小,没有人指望他能执政。但在宫中,他对一些政事耳闻目染,因此他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执政想法,而且慈禧并没有完全剥夺他的执政权力。在光绪帝16岁时,慈禧必须遵守曾经的承诺,开始让光绪执政,但慈禧当然不会放弃自己的权力,再加上光绪年纪过小,因此光绪的所有抉择都要通过慈禧那关,这样一来,依然相当于慈禧执政。除了慈禧对权力的欲望太强外,光绪自己的能力也有很大的不足。虽然慈禧做出了阻碍国家发展的举措,她的贪婪也在她的表现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但论执政经验和手段,光绪是远远比不上慈禧的。慈禧很懂如何笼络人心,例如她亲自为半夜值班的士兵们送去食物,有时宫中的小宫女们遇到一些难事,她也会送去安慰。而光绪却对宫中的太监宫女们不闻不问,还经常怀疑一些太监宫女是慈禧派出监视他行为的。这样一来,宫中的太监宫女们都十分满意慈禧的执政。而且不少汉臣也是慈禧重用的,例如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因为在当时,不少旗人能力不足,慈禧只能将视线放在汉臣身上,毕竟这些汉臣知书达理,也有不错的军事实力。19世纪60年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也引起了汉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注意,在不少汉臣的探讨下,大家统一决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思想,以对抗西方列强。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行为必然会触及到我国几千年的传统,因此不少守旧派都跳出来反对,但守旧派的慈禧却相当赞同洋务运动,因为她也讨厌西方列强,其次这一运动的主旨也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也正是因为有慈禧的支持,洋务运动持续了三十多年。反观光绪帝,他虽然有机会笼络这些大臣,但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慈禧的势力盯着,根本没有机会夺权。而且慈禧也同意光绪亲自指挥甲午海战,虽然惨败,慈禧也没有收回光绪的权利,而且对于光绪提出的戊戌变法,慈禧本身并非否认这些政变,只是它最终触及到了慈禧的权力,触及到清朝的存亡,慈禧才否定这一变法的。而且在戊戌变法之后,慈禧又仿照其核心内容进行了清末新政,但由于思想的落后和本质上对清朝的拥护,清末新政也以失败告终。在此,我们能联想到汉武帝刘彻,他在16岁时登基称帝,但那时权力全部掌握在窦太后的手里,他本无实权,可他却靠自己的能力,夺得了皇权。在东瓯之乱中,他善用兵力,合理制定外交政策,平定了这场战乱,这使窦太后看到了汉武帝的能力。其实,窦太后并非想掌掴汉武帝的权力,只是怕他能力不足,那时的窦太后年事已高,但当她看到汉武帝极强的能力,便放心地将权力交给汉武帝。反观光绪,慈禧在生前最后一刻也不想将权力交给他,生怕自己死后在光绪的执政下清朝很快就灭亡,因此在她便在死前毒杀了光绪。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文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