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因地制宜 山沟沟里养起了大闸蟹

发表于 2025-04-05 06:57:56 来源:掌握时事网

“贫瘠的山沟沟,能养活这样的‘新鲜货’?”2021年春,山东省东营市对口援助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帮扶干部刘斌提出在酉阳养殖大闸蟹时,几乎所有人脸上都写满了问号。酉阳地处武陵山区腹地,而大闸蟹传统养殖多在东部沿海地区,相距千山万水,不会“水土不服”吗?但刘斌是有备而来。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必须讲求科学方法。土壤的酸碱质地、水源的流量水质、气候的冷暖干湿,刘斌逐项记录分析:酉阳水好、土好、气候适宜,具备发展大闸蟹产业的基础条件。“水土好就能养蟹,真能做到吗?”平地坝村党支部书记胡青松半信半疑。刘斌掏出一沓检测报告:“这些都是专业机构做的检测。再说,东营的养殖技术成熟,种苗和技术一起来,放心吧!”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勇气,做“第一个”养螃蟹的人也是如此。试起来,只是第一步。养殖模式如何创新、技术如何推广,又是难题。“养这些蟹,得科学管理、精细化养殖。”一场场院坝会上,刘斌和大伙围坐成一圈,现场普及养殖方法。大涵村村民罗旭东举手:“我种了几十年地,养蟹学得会?”“东营来的水产养殖专家在这儿常驻,咱们还可以去山东、江苏,学先进养蟹技术!”大家抢着问,刘斌挨个答。眼见大闸蟹越长越大,问号逐渐拉直。《规范养殖手册》印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户,无人机、智能增氧机、水质实时监测设备在养殖基地投用……智慧化科学养殖,蟹的品质变好,产量大幅提高。“吃生态餐,喝山泉水,经机构检测,山里的蟹蟹足坚硬、富硒弱碱、口感鲜甜。”桃坡村养殖基地负责人夏训康说,稻蟹共养还有意外收获——“蟹米”一斤能卖12元。“高山蟹”如何走出大山?“我们的蟹品质优良,但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认知度低。”瞄准痛点,刘斌又带动乡亲统一品牌、包装等。贴上新商标,大闸蟹被装进包装袋。“桃花源高山大闸蟹”的身影出现在飞机、高铁、地铁的广告栏上;当地与电商平台、餐饮公司合作,销售量翻着跟头往上涨。大闸蟹从大山里卖到了更广阔的大市场。一年“搬家”,两年适应,三年收获。2024年,酉阳县11个乡镇、17个大闸蟹养殖基地连产带销,为当地带来超过2000万元的收入,惠及万余户农民。“鲁渝协作、东蟹西引,酉阳这片大山,孕育出了新的特色产业。”蟹田边,刘斌感慨。来源:人民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随机为您推荐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因地制宜 山沟沟里养起了大闸蟹,掌握时事网   sitema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