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比较大。 量究竟有多大?! 就在刚刚,答案来了! 图源自中国人大网 6万亿的新增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一次性报批,分三年实施; 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 两项合计:10万亿!! 所有人翘首以盼的财政刺激,终于来了! 一切其实早有预兆。 前两天,懂王赢得大选。 虽说不管谁上台,对我们来说,外部环境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但懂王上台,就几乎意味着贸易摩擦。 提振内需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 而昨天,股市已经率先异动,指数全线飘红,上证更是冲破了3400点,达到了历史新高。 今天凌晨,美联储官宣了年内第二次降息,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 全球进入降息通道,客观上也给了宏观政策调整的空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果然,足足10万亿财政大刺激,如约而至。 说说影响几何。 10万亿化债主要分两部分: (1)人大常委批准的6万亿元新增债务限额,一次性报批,分三年实施; (2)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10万亿是一个怎样的规模?! 举个例子: 2023年,财政部安排的化债额度是2.2万亿; 今年前10月,财政部又支持了1.2万亿; 也就是说,去年和今年加起来,额度也就3.4万亿。 但现在,来了10万亿! 虽说是分3-5年实施的,但安排的是专项债,6万亿还是“一次性报批”,为的就是“便于操作、尽早发挥政策效用”。 再加上2024年新增地方专项债中用于化债的8000亿。 也就是说,2024年能到位的额度,就有6.8万亿。 之前财政部说,这项政策将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措施,是一场及时雨。 果然,力度很大,也力求及时。 财政部说,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将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那么问题来了,支持地方政府化债,有什么用?! 之前,地方被债务限额约束,捆住了手脚。 现在,出手帮大家松绑了。 可以发工资,也可以用来还一些债。 钱,通过化债,到了大家手中,不就流通起来,进入到内循环中了吗?!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压力也大大减轻了,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时间和精力来搞经济、促发展、稳民生。 除了化债,财政部开会还说了: 1、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 2、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 3、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财政部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细则,推动加快落地。 同时,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 比如:1、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2、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3、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4、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5、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 一句话总结:工具箱里的工具多的是! 责任编辑:汪子钰_NN469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